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8-08-22
在羅湖區文聯有一位“80后主席”,她就是羅湖區音樂家協會主席楊樂。作為一位唱作歌手,楊樂創作的《水墨嶺南》《一壺好茶》《愛是一座城》《國之大者》等作品在多家電視臺與網絡媒體播出,反響熱烈。
日前,深圳商報記者在羅湖區文化館對楊樂進行了專訪。這個北方姑娘明眸皓齒、笑容甜美,歌聲婉轉動人,如山澗中的潺潺流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運氣很好,所有的經歷都是水到渠成的。”楊樂說,“我一來深圳就跟羅湖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里學習、成長。去年走上區音協主席的崗位,該是我付出和回報的時候了。”
初出茅廬就一鳴驚人
楊樂是河南平頂山人,2001年來深圳時,她剛從平頂山文化藝術學校聲樂專業畢業。“我最開始學的是舞蹈。”楊樂從小是個調皮、愛玩的孩子,學習舞蹈并不努力,每次表演也總被排在最后不起眼的位置。“后來我發現學聲樂好像沒有舞蹈那么辛苦,于是我就去找班主任換專業。”就這樣,楊樂走上了歌唱的道路。“后來才發現,聲樂并不輕松,它靠的是內在的感受,需要一種靈感。”
畢業時,楊樂并不打算成為一名歌唱演員,因此報考了另外一所學校。新學校開學前,楊樂住在深圳蛇口的表姐打來電話:“樂樂,你有時間就來深圳找我玩吧。”對當時的楊樂來說,深圳是一個只在電視上看到的“高大上的地方”。于是,充滿好奇心的她坐著火車就來了。表姐在羅湖火車站接到她后,帶著她沿著深南大道從東開到西。“我對這座城市一見鐘情,全身的細胞都被激活了,一切都是新鮮的、刺激的。”
當車開到南山時,一個紅色橫幅“南山區人人樂杯‘祖國在我心中’卡拉OK大賽”映入眼簾,在表姐的鼓勵下,楊樂抱著試試的心態參加了。“我還記得報的曲目是《在中國大地上》。”楊樂獲得了第一名。“評委是時任群藝館館長姚峰老師。”正是這次比賽,把楊樂與音樂牢牢“綁”在了一起。
那次比賽結束后不久,楊樂的音樂生涯迎來了一次重要的演出。“姚峰老師問我愿不愿意在市‘七一’晚會上再唱《在中國大地上》,我當時就答應了。”楊樂第一次跟交響樂合排,排練時頻頻出錯,讓樂隊非常崩潰。“我被罵得很慘,好多人都想把我換掉,但姚老師非常支持我,我最終站在了舞臺上。”因為姚峰的慧眼識珠,楊樂通過這臺晚會嶄露頭角,演出邀約逐漸多起來。
在眾多演出邀約中,羅湖區的邀約則為楊樂與羅湖的緣分牽了紅線。“當時羅湖在香港主辦了一個演出,想要一些新鮮面孔去表演,就叫我過去面試。”參加面試的人很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楊樂除了再唱《在中國大地上》,還唱了一首家鄉的土特產《誰說女子不如男》,逗趣的表演獲得了評委的認可。楊樂說:“領導問我想不想來羅湖區文化館工作,還給我安排了宿舍。在香港的演出是當年的9月初,我8月底就成了羅湖文化館的一名文藝工作者。”
多首原創作品獲好評
2006年,楊樂發行了首張專輯《低調》,由知名音樂人浮克擔任制作人;2007年,楊樂推出了佛教音樂專輯《一路明月》,成為不少文藝青年的心頭好。此外,楊樂還演唱了《情系這方熱土》《南方以南》《微笑深圳》等歌曲,獲得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化部“群星獎”、廣東省音樂舞蹈花會金獎等獎項,并多次代表深圳市赴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除了演唱別人的作品,楊樂近幾年開始了自己的創作。2014年,楊樂寫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水墨嶺南》。“我當時走在路上,心情很好,然后就有了這個主題,請來我的朋友張大磊寫詞,我和伙伴們十幾分鐘就作好了曲。”
楊樂是個隨性的姑娘,她的作品也由心而發,并將自己的創作風格總結為“無狀”。《水墨嶺南》獲得一致好評之后,楊樂又創作出歌頌中國人性情的《一壺好茶》、描述深圳美景的《愛是一座城》、贊美祖國富麗河山的《國之大者》、倡導健康生活的廣場舞歌曲《妥妥的》等一系列不同風格的作品。“我每次創作,都是興致盎然的,也沒有固定風格,時而是主旋律,時而是通俗歌曲,時而是廣場舞神曲。”
與深圳共同成長
從2001年至今,楊樂已在深圳度過了17個年頭。她在深圳學習、成長,從一個聲樂專業的中專生,成長為廈門大學聲樂碩士;從一個歌唱愛好者,成長為唱作兼備的才女音樂家,并最終將羅湖區的音樂事業扛在肩上。“我常喜歡說,余雖不敏,然余誠也。走上區音協主席的崗位,這句話更是發自肺腑。羅湖有恩于我,我愿意去承擔、付出和回報,不辜負領導對我的信任。”
回望深圳音樂的發展歷程,楊樂總結,上世紀80年代以《夜色闌珊》為代表的作品,主要是對港臺音樂的模仿;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一部分是楊鈺瑩、黃格選等人的流行音樂,另一部分是《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深圳灣情歌》等主旋律;2000年以后,一方面《又見西柏坡》《走向復興》等主旋律繼續唱響,另一方面唐磊、鳳凰傳奇等歌手從網絡成名;2010年之后,主旋律仍然領銜,同時也向《中國好聲音》等選秀節目輸送了不少優秀歌手。
主攻民族唱法的楊樂,認為深圳的民歌手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北京、上海等歷史悠久的城市,專業院校林立,他們的歌手更加偏向學院派;而深圳有著獨特的城市氣質,比較多元化,很時尚,沒有那么多框架,所以即使是民歌手也很難從外表看出來。”楊樂表示,“其實這都取決于市場。比如我參加演出,都是跟流行歌手同臺,如果在打扮、行腔、臺風上很學院派的話,是不合時宜的。只有在演唱風格、造型、舞臺表現力上做出調整,才具備迎合市場的能力。”
(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實習生 謝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