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8-09-27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昨日在深圳舉行。
9月26日上午,以“推進城際合作共建文學灣區”為主題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在深圳舉行。粵港澳三地11城市的專家代表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據了解,本屆峰會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指導,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作家協會承辦,旨在匯聚全國以及粵港澳文學和學術界的智慧,探討粵港澳三地11城的文學合作長效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合作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繁榮發展。
發揮綜合優勢
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由“9+2”11座城市組成,即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戰略背景下的文學盛會,旨在以文學連接情感,以文化凝聚認同,以交流聚合力量,以發展推動共建,進一步增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聯誼與來往,共敘嶺南情,共筑中國夢,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文化繁榮提供寶貴的智慧財富。
去年12月21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首次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這一概念,并從粵港歷史、港澳經驗、深港個案等角度對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歷史與現狀、共性與個性進行深入論述,探討建構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共同體。這一年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和熱情響應,大灣區城際文學聯動與學術交流日益頻繁、不斷深化。今年9月20日,深圳市作協與阿里巴巴文學聯合主辦的首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正式啟動,大賽將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網絡文學事業的發展繁榮,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事業的繁榮添磚加瓦。從文學界到學術界,從官方到民間,從理論建構到文學實踐,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在多方力量的關注和重視下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峰會開幕式上,深圳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金海致辭表示,粵港澳三地唇齒相依,同根同源,同聲共振。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一個經濟共同體,而且是一個文化共同體。共生互動,合作共贏,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關鍵,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愿景。
陳金海表示,當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提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歷史節點上,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文化意義,秉承粵港澳三地的文化傳統,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的綜合優勢,在文學、文化領域積極開展精誠互信、富有成效的友好交流與合作,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貢獻文學智慧。
發布《倡議書》
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知干書面致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舉世矚目,大灣區文學合作發展前景廣闊,廣東文學界激越滿懷,充滿期待:一是要以新時代為新起點,講好灣區故事。二是要以實施綱要為新契機,當好文化先鋒。張知干表示,粵港澳文學界一定會勇于創新、善于創造,勇于突破,勇于超越,不斷拓寬合作領域,積極創新合作方式,成功打造文學合作、共同發展的新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會上,廣東省作協副主席、深圳市作協主席李蘭妮宣讀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合作發展倡議書》,呼吁粵港澳三地11城市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合作,攜手建設人文灣區,為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顧問潘耀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主席林崗,廣東省作協副主席、廣州市作協副主席張梅,珠海市作協主席盧衛平,佛山市作協主席張況,江門市作協主席張啟雄,東莞市作協主席陳啟文,中山市作協副主席徐向東,惠州市作協主席陳雪,肇慶市作協主席鐘道宇,深圳市作協副主席、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梅毅等嘉賓分別圍繞本屆峰會主題,就如何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合作發展和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展開熱烈交流研討。
據悉,下一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將在澳門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合作發展倡議書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旨在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粵港澳大灣區由“9+2”11城市組成,即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文化相融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一環,文化建設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應有之義。粵港澳三地11城市應該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合作,攜手建設人文灣區,為大灣區建設貢獻力量。
2017年12月21日,在中國作協和廣東省作協的關心指導下,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在深圳舉行,首次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這一概念。來自香港、澳門、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著名專家學者從粵港歷史、港澳經驗、深港個案等角度對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歷史與現狀、共性與個性進行深入論述,強調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在大灣區建設中的文化意義,展望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在華語文學版圖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進而探討了建構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共同體的可能性。一年來,在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關心下,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從理論建構到文學實踐兩個方面都得到了不斷發展、逐步豐富。
今天,值此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召開之際,我們粵港澳三地11城市文學機構本著共生互動、合作共贏的精神,深入探討,達成共識,聯合發起如下倡議:
——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及合作發展的認識。粵港澳三地唇齒相依,同根同源,共生共榮,同屬于嶺南文化核心圈,都處于祖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一個經濟共同體,而且是一個文化共同體。我們應該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大灣區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秉承粵港澳三地的文化傳統,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的綜合優勢,在文學藝術領域積極開展精誠互信、富有成效的友好交流與合作,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貢獻文學智慧。
——建立粵港澳三地11城市文學合作長效機制。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舉行文學會議或論壇,不斷加強文學交流互動;通過共建城市文學活動載體,互通文學作品發表渠道,不斷完善文學交流平臺;通過輪值承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發展峰會,不斷推進文學聯動,構建粵港澳三地文學界交流合作新格局。培育清新剛健、多元蓬勃的大灣區文學生態,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共同體,使之成為華語文學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重要樞紐。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順應時代潮流,借助“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發展的強勁勢頭,推進城際合作,共建文學灣區,向世界文學發出我們的聲音,展示漢語言的強大生命力,為人類精神文明發展提供中華民族的文學貢獻。
香港作家聯會、澳門基金會、廣州市作家協會、深圳市作家協會、珠海市作家協會、佛山市作家協會、中山市作家協會、東莞市作家協會、惠州市作家協會、江門市作家協會、肇慶市作家協會
2018年9月26日
記者魏沛娜/文韓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