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8-12-07
從李云迪、陳薩、張昊辰等在國際頂級鋼琴賽事獲獎的演奏家,到左章、薛汀哲、古靜丹、潘林子等后起之秀,再到去年在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中嶄露頭角的“小不點”楊賀朝,“金牌教練”但昭義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鋼琴演奏人才。他54年的教學秘訣是什么?他的辛勤耕耘為何能在深圳開花結果?
昨日,以“新時代再出發——鋼琴藝術的繼承與發展”為主題的但昭義鋼琴藝術教育研討會在深圳藝術學校舉行,數十位來自海內外的著名鋼琴教育家、演奏家、業界學者,對著名鋼琴教育家、深圳藝術學校終身教授但昭義的教學理念和經驗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該論壇既是“深圳文藝名家推廣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深圳藝?!扒傥杓尽钡南盗懈叨苏搲?。
關于“技巧之外”
——但昭義弟子有著共同點
說起但昭義弟子在鋼琴演繹上的獨到之處,國內外多位著名鋼琴教育家各抒己見。
“但教授的一些學生畢業后到美國隨我深造,我在他們身上發現了共同的特征。”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前院長格拉夫曼總結道,“但家軍”擁有“多樣化的音色、豐富的音樂表現力、規整的彈奏技巧”?!俺藡故斓募记赏?,但昭義的學生非常注重對作曲家和作品內涵的理解?!?/p>
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埃爾頓也提到,但昭義在國際音樂教育領域獲得極高聲譽?!埃玻埃保蹦昶鹞叶啻蝸砩顡沃袊钲阡撉賲f奏曲比賽的評委,但教授學生的高超演奏技巧我早有預料,但他們對音樂純粹的理解和享受音樂的狀態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他為什么能培養出這么多優秀的演奏人才?我想他是運用了獨到的方式來啟發學生彈奏和表演的渴望。”
“但教授的肖邦深得我心,我們有很多的共鳴,我們看到同樣的肖邦描述的風景!”波蘭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主席、波蘭卡托維茲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雅辛斯基親眼見證了18年前李云迪奪冠的歷史性時刻,他在賀信中說:“我覺得但教授是理解肖邦的,所以才能教出李云迪這樣的學生,彈出我們純粹的波蘭的肖邦,這一點讓我非常感動?!?/p>
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說,但昭義身上最重要的一點是“對年輕人的愛以及對音樂教育的愛”?!拔液偷淌诙贾铝τ谂囵B年輕人,他的不少學生畢業后成了我的學生,他們身上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就是擁有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對樂譜的尊重?!?/p>
當天下午,卡普林斯基教授還舉辦了大師班,這也是“深圳文藝名家推廣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是一次將國際高水平鋼琴教授的教學方法和但昭義教授鋼琴教學藝術完美結合的教學實踐活動。
關于“但式教學法”
——看不見的“琴外功夫”同樣重要
“但老師為什么教得那么好?這真是謎一樣的問題?!敝撉傺葑嗉覄⒃娎タ偨Y了四點:但昭義具有對鋼琴音樂的高超才能和造詣,對音樂教學數十年如一日潛心鉆研,對學生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國家文化教育事業有著高度責任感。
“他是研究音樂的‘哲學家’、研究聲音的‘美學家’、研究聲音力學的‘工程師’,也是對事業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愛心的教育家。”但昭義多年同事、現任深圳市鋼琴學會會長肖玫這樣描述。她說,但昭義的鋼琴教學注重基礎、注重聲音、注重音樂表現?!暗蠋煱鸭夹g課題和音樂課題結合,完全是以‘工匠精神’來研究這些課題的?!痹谒劾铮蚜x的“金牌秘訣”包括許多看得見的教學經驗,還有許多看不見的“琴外功夫”。
除了高超的教學才能,但昭義的謙遜低調也給專家學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健教授回憶了2000年親眼見證李云迪奪冠的情景,并對但昭義寬廣的胸懷、謙遜的人品、好學的態度給予了很高評價。“在李云迪向阿里·瓦迪的拜師宴上,但老師謙虛地說自己‘只有半杯水’,因此要為李云迪物色一個更好的老師繼續深造。即使培養出了好幾個世界冠軍,但老師依然腳踏實地埋頭于基礎教學工作,還編著了《新路徑鋼琴基礎教程》,并在全國各地進行宣講?!?/p>
關于藝術繼承——
專注基礎教育惠及千百萬琴童
但昭義的恩師周廣仁,也從北京發來一封賀信。在這位已90歲高齡的鋼琴教育家眼中,但昭義永遠是那個靦腆又好學的“小但”?!八俏宜袑W生里最善于學習和動腦子的……小但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終于在鋼琴教學的領域里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道路。”
她深情地寫道:“我從年輕時期就熱愛鋼琴教學,作為鋼琴老師能夠培養出優秀的鋼琴演奏人才是成功,而培養出優秀的鋼琴老師,并通過他的教學惠及到更多的學生,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鋼琴演奏家,難道不是一件更有意義的事情嗎!”
周廣仁的期許,變成了一個個美好的現實。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副主任王雁教授,是但昭義最早的學生之一。前不久,王雁的學生王心源在英國利茲國際鋼琴比賽中榮獲第三名和最受觀眾歡迎獎?!奥牭竭@個消息,我突然想起22年前但老師帶著陳薩參加利茲比賽的情景。現在,但老師的徒孫也在同一個比賽中獲獎了!”王雁說,但老師對于她“亦師、亦友、亦慈父”。
著名鋼琴演奏家李名強說,但昭義教出了一大批國內最出色的演奏家,但他的教學目的從來都不是培養世界冠軍?!八某霭l點只是提高廣大青少年的文化素養。能出現這么多一流人才,這是水到渠成的結果。我們應該學習但老師的態度:不應該把培養國際比賽冠軍作為唯一追求,我們更大的目標應該是著眼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化的復興?!?/p>
關于“深圳現象”
——他的夢想與“鋼琴之城”同頻共振
“我們還要探討一個問題,為什么但昭義弟子在國際頂級賽事取得的榮譽都產生在深圳?他的辛勤耕耘為什么在深圳開花結果?”李名強拋出的這個問題,讓許多專家學者再次關注到鋼琴教育的“深圳現象”。
“沒有深圳,這些孩子要拿這樣的成績,不大可能,或者說根本不可能?!痹谘杏憰?,但昭義回憶了1995年來深至今的深刻感受。他說,正是深圳將他推上了鋼琴教育事業的巔峰?!吧钲跒槲业慕逃聵I提供了沃土,在這里不但是我個人的成長,還有一批讓我驕傲的學生成長起來。”
“我們剛到深圳兩個多月就接到深圳交響樂團邀約,讓陳薩、李云迪在新年音樂會擔任協奏曲獨奏。那么小的學生就有那么好的機會,在深圳大劇院那么大的場地演出!李云迪1999年參加了三次國際比賽,還兩次去國外上大師班。這些在內地都是不可能的。”
周廣仁的信中也特別提到,但昭義為深圳建設“鋼琴之城”傾注了心血?!拔抑佬〉谏钲诘倪@些年里,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最了不起的就是創辦了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這不僅僅是為深圳、也是為中國在全世界古典音樂賽事中樹立了亮麗的名片。深圳市如今成為享譽全國的鋼琴之城,和但昭義的長期努力是分不開的。”
“對于中國鋼琴藝術的人才培養和基礎教育,我將再盡微薄之力,從今天開始,抖擻精神再出發!”在研討會的最后,但昭義深情地說。(記者楊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