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9-01-14
近日,“深讀詩會”第三期活動在深圳市《特區文學》雜志社文學空間舉行。本期活動通過朗誦與點評的方式,對主題詩人馬興的詩歌創作展開生動的探討。據了解,馬興,原名陳馬興,生于廣東雷州半島西海岸小漁村邁特村。現任龍華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環境工程科學技術中心董事長。在《詩刊》《詩探索》等發表過作品,著有詩集《邁特村·1961》等。
活動上,與會嘉賓首先朗讀了馬興的《小的是美好的》《童年的海鷗》《我的大海》《老船長》等詩歌。馬興坦言,自己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寫詩。“我通常都是有感悟、有想法的時候才動筆寫詩。這樣我寫詩就比較從容,并且都是取材于身邊的人事。我的詩歌觀是用很樸素的語言呈現我的感悟。”
馬興的詩歌創作帶有深刻的生長環境烙印,受到與會嘉賓的一致好評。嶺南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趙金鐘認為,馬興的詩真摯、感人,注重細節,讀來是一種藝術享受。令他印象最深的有兩點:第一是對鄉愁的抒寫。馬興對故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并帶著深情去抒寫。這些詩篇情真意切、樸實自然,詩意地呈現著詩人的童年記憶與鄉村體驗。第二是內斂的抒情基調。這種基調不同于外向型(張揚的)抒情基調,它款款抒情敘事,慢慢抵達人心。與外向型基調詩相比,馬興的詩更耐讀,更耐咀嚼。
深圳作家何進認為,馬興的詩,貼近心靈、命運和人性,詩源自他自身生存的環境——大海。讀他的詩,就讀透了他的出生地,讀透了雷州半島的邁特村。而且馬興的詩歌具有真實的情感力量。(記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