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9-07-11
近日,由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深圳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深圳市紅樹林雜志社和老墨家族承辦的“2019深圳兒童文學專題座談會”在老墨家族童書館舉行。20多位深圳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兒童閱讀推廣人、少兒圖書編輯等就“兒童文學的‘虛’與‘實’”等主題開展研討。
深圳市文聯創研部副主任、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劉上江在發言中指出,近年來深圳兒童文學蓬勃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深圳兒童文學作家群體形成了各自鮮明的寫作風格,有的作品帶有較為明顯的地域或個人風格。對于深圳兒童文學的發展方向,她提到:怎樣提高兒童文學在全市180萬中小學生中的認知度?怎樣提供更多更優質名家學術資源提升深圳兒童文學作家的素養學養?怎樣拓寬深圳兒童文學的寫作范圍,寫出更多當下題材、城市題材的文學作品?劉上江希望上述問題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兒童文學作家陳詩哥認為,虛與實的問題是文學創作包括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基本問題。兒童文學作家郝周結合自己創作《牛背上的白鷺鳥》的經過,談了自己對虛與實的理解,他認為好的文學作品應該做到虛實交織,“虛”是“目的”,構是“賦形”。閱讀推廣人劉海龍結合自己長期推廣兒童文學暢銷作品的經驗,提出在“文學性”“兒童性”之外,強化“故事性”的觀點。此外,李迪、郭海鴻、嚴愛慈、西西、王聰、樊雪晴等,也分別在會上介紹了自己目前正從事的寫作、研究、教育或推廣情況。
深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于愛成在總結發言中認為,會議所探討的兒童文學創作的虛與實的話題,盡管是個基本理論問題,但事實上,文學創作中虛構的邊界問題,即有限與無限、局限與濫用問題,一直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了若干作品(主要是網絡文學作品)假“想象”之名而胡編濫造、任意“穿越”、戲說成風,因此對兒童文學創作中的虛實關系,也即虛構與非虛構、真實與現實等概念、觀念進行梳理和探討,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活動結束后,部分深圳兒童文學作家代表還為“老墨家族童書館”現場捐贈了童書作品。(記者魏沛娜通訊員郝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