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9-08-28
“何煌友先生對深圳從老寶安縣到改革開放以后的發展歷程的拍攝作出很大貢獻。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他用自己的相機記錄深圳的發展變遷,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攝影家。”昨日,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朱憲民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回憶起深圳攝影藝術家何煌友,朱憲民對這位已故老友除了深深的懷念,還有滿心的稱贊。
2008年,時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朱憲民為當時的深圳攝影學會會長何煌友頒發“廣東攝影十大全國之最”及“傳承獎”,既是中國攝影界的一段佳話,亦是兩位攝影家共同的美好回憶。朱憲民告訴記者,他于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到深圳時就與何煌友相識。由于他也喜歡拍攝深圳,所以兩人從此經常聯絡交流。
在朱憲民眼中,何煌友“為人謙和厚道,真誠低調,沒有太張揚宣傳個人的作品”。相反,他更多的是對深圳的攝影事業充滿熱誠,比如他發起組織成立了深圳攝影學會,舉辦了許多有影響力的活動,重視培養攝影人才,推動深圳攝影事業的起步,都令人可敬可佩。“他是深圳攝影界的一個領軍人物,今天深圳攝影事業有這樣的成就,跟他是有關系的,是他為深圳攝影事業的起步發展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
朱憲民表示,藝術是為內容服務的,攝影藝術價值主要是要看其歷史性、文獻性。影像作品能不能進入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或檔案館作為資料保存,這是攝影價值的體現之一。對于紀實攝影家來說,人們往往會著重他們的某一組、某一系列主題作品。“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從攝影藝術的角度來談何煌友,他的貢獻不是所謂的光影構圖,而重要的是他記錄了改革開放初期深圳的建設歷程。在那個歷史階段,何煌友實現了攝影本身的價值意義,他用自己的藝術手段——攝影,記錄深圳,記錄改革開放,讓后人得以了解特區建設激情燃燒的歲月。”朱憲民強調,要了解深圳,何煌友的攝影作品是很重要的一個渠道,這是其他人難以代替的。
“今天我們追憶他,懷念他,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不要忘記他。”朱憲民說。 (記者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