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9-10-29
▲第六屆深圳文學季
時值深秋,天氣變涼。然而在深圳,文學的氛圍卻不隨天氣變化而變冷,反而像這里的陽光,顯得熱氣蒸騰——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作家協會承辦的《深圳報告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沿記錄》新書發布會暨第六屆深圳文學季啟動儀式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云平臺舉行。作為一項創新性、常設性、綜合性城市文化品牌活動,深圳文學季旨在推動深圳文學創作、鑒賞、普及與推廣,至今已連續開展五屆。第六屆深圳文學季將圍繞“構筑新時代深圳文學新高地”這一主題,聚焦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集結最優質的文學原創力量,陸續舉辦多項重大文學活動,以文學的形式展示特區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深圳故事。同時,加強市區聯動、實現全市覆蓋,10個區作家協會將集中開展10多項文學活動,再次開啟一座“文學之城”的“文學時間”。來自中國作家協會、廣東省作家協會的嘉賓以及深圳市各區的近300位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共襄盛會,共同見證這場屬于深圳人的文學嘉年華的開啟。
▲《深圳報告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沿記錄》
《深圳報告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沿記錄》一書的發布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之一。該書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兩個重大主題作為創作的立足點,圍繞深圳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若干重點領域的主要成就和亮點,楊黎光、李春雷、李朝全、彭名燕等12位作家從文學的角度,定點采寫一批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報告文學作品,及時、生動地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經濟社會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事跡,旨在向新中國70華誕、深圳建市40周年獻禮。據悉,明年和后年,還將繼續推出以慶祝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和建黨100周年為主題的第三輯、第四輯《深圳報告》。近年來,深圳市文聯、深圳市作協積極發揮黨和政府聯系文學藝術界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團結帶領廣大文學工作者,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創作出一批優秀的文學作品;同時,組織策劃系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的文學活動,積極構建深圳文學新平臺、培育深圳文學新生態、開創深圳文學新境界、構筑深圳文學新高地,不斷推動深圳文學出精品、出人才。
▲第六屆深圳文學季啟動儀式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云平臺舉行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深圳文學已經成為中國文學版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文學季系列活動,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這些活動有利于深圳搭建更高的文學平臺,構筑文學高地。他相信隨著深圳文學環境的不斷優化改善,文學創作會迎來一個豐碩的成果。今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對文化建設進行了濃墨重彩地描繪,特別是賦予深圳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預示著深圳的文化事業和文學藝術事業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改革開放40多年來,深圳創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學業績。深圳作家隊伍陣容鼎盛,人才輩出,在深中國作協會員居全省之冠,省市作協會員列全省前茅;青年作家群、城市作家群、網絡作家群等集中亮相,迅速崛起;鄧一光、楊黎光等作家佳作迭出,吳君、蔡東、陳再見等一批中青年作家以及周思明、唐小林、于愛成等中青年文藝批評家在國內文壇持續發力,使深圳文學成為廣東文學的第一方陣,在全國的文學版圖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當天活動上,還舉行了第十屆深圳青年文學獎頒獎、第六批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簽約儀式、首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頒獎暨第二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啟動儀式,以及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題為“時代戲劇與文學審美”的專題講座。
▲第六批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簽約儀式現場
青年強,則文學強。在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正在崛起一批中堅文學力量,青年作家群成為深圳文學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陽。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懷揣一個個火熱的文學夢想。活動上,一批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簽約的青年作家激情澎湃,熱血沸騰。短篇小說集《人間鹽粒》的作者畢亮說:“正是差異性的存在,形成了深圳文學的多樣性和可能性。這些年,生活在深圳,我是一個參與者,也是一個旁觀者,這一片熱氣騰騰的場域,成了我寫作的背景和底色。作為第六屆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項目簽約作家的一分子,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實現個人寫作路徑的突破,寫出深刻彰顯深圳人精神風貌的好作品,為傳承和發揚深圳精神貢獻力量”。陳再見的短篇小說集《仝身》,則計劃以四個中篇小說組成,均以粵東地方風俗作為寫作素材,不過不拘于某個地域,而是打通城市與鄉鎮的隔閡,以舊風俗為隱喻,書寫現代城鄉融合與裂變的新主題。陳再見激情洋溢地表示:“我來深圳十五年了,一直生活在西鄉,深圳活躍的文學氛圍不時激勵著我繼續寫作,至今已經在《人民文學》《當代》《十月》等發表作品一百多萬字,出版著作六本,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深圳文學環境的滋養”。兒童文學作家吳依薇的長篇兒童小說《二十二張匯款單》,亦獲第六批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簽約。她坦言:“深圳的文學創作土壤和環境非常好,市作協通過多種形式激勵作家們實踐創作,團結了作家群體,極大激發作家們你追我趕的創作激情。勤勉的深圳作家群體也是深圳拓荒牛的縮影,深圳有能力創造出匹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文學高峰。
▲首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舉行頒獎儀式
阿菩的作品《大清首富》獲首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最人氣獎”。在活動上,他也發言道:““我所鐘情的創作題材是神話領域,然后又進入歷史領域,未來我會更傾向于中國傳統文化題材以及現實主義題材。同時,在地域選取上,我的描寫對象會更多地聚焦在大灣區,比如我這次獲獎的作品以十三行為書寫對象的《大清首富》。接下來,我希望把大灣區與海上絲綢之路結合起來,碰撞出更加豐富精彩的故事。如果說以前的大灣區網絡文學是創造出了一個高原,那么在未來,我們將有機會在大灣區網絡文學領域看到若干座高峰的誕生”。阮雪芳的詩歌集《在記憶的樹冠上》獲第十屆深圳青年文學獎。她說:“青年文學獎體現了深圳多元開闊的藝術視野和廣博容納的人文情懷。深圳既有引領時代的宏闊氣量,又有楔入生活肋骨的感人細節。無論是最前沿的,還是最生活的,都一樣煥發出深圳人拼搏和創新的精神,一樣傳遞出時代人對美好生活的不息追求,所有這些形成了深圳獨特的魅力。這些流動的、鮮活的、日新月異的生活情景,無時不刻在沖擊著我,撼動著我。‘妙萬物而為言,啟時代而為書‘,我愿意以剛健的精神繼續努力,寫出配得上這座偉岸城市、這個偉大時代的文學作品”。獲第十屆深圳青年文學獎的郝周是長篇小說《黑仔星》的作者,他介紹說:“我的作品寫的是深圳本土英雄劉黑仔的故事,我也是在深圳成長起來的寫作者,可謂是深圳人寫深圳故事,并把它推向全國。希望有更多的機構關注作品,深入宣傳黑仔英雄,講好嶺南故事”。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舉行專題講座
作為深圳第六屆文學季特邀的重量級嘉賓,茅盾文學獎得主陳彥做了題為“時代戲劇與文學審美”的講座,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講座中,陳彥與在座的深圳作家們分享自己的從文之路,談論文學與戲劇之間的緊密關系。他坦陳,作家只有深入生活,觸摸生活的根底,才能在作品中寫出神韻。他建議在座作家多做生活閱讀和文學閱讀,為寫作助力。第六屆深圳文學季在一片火熱、激情、浪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她再次吹響了深圳文學的集結號,鼓舞深圳作家和文學寫作者們勠力同心,攜手并肩,向著文學的高原和高峰開啟新的奮進征程。
【作者簡介】周思明,在近30年文藝批評實踐中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文學報》《中國藝術報》《中華讀書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文藝評論》《中國文學批評》《南方文壇》《名作欣賞》《揚子江評論》《長江文藝評論》《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報刊發表和被轉載批評文章多達900多篇,出版文藝批評專著3部,獲國家省市文藝評論獎和作品獎多次,在當代文藝批評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周思明不僅長期關注和跟蹤深圳文藝發展,也關注和跟蹤整個中國當代文藝發展,并發出獨具個性的批評聲音。此次登上《文學自由談》封面之前,他還被選為《藝術廣角》“今日批評家”稱號。
(深圳商報記者韓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