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9-09-25
9月初,深圳市美術家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關山月美術館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陳湘波擔任新一屆主席。
他希望,深圳美術展館能夠加強與全國其他展館的交流合作,多一些聯合策展的機會;希望政府加大資金投入,收入更多精品。同時他表示,美協接下來將助力深圳創意設計博物館和創意設計學院的建設。
南方+: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批畫家南下深圳,給深圳打下了不錯的基礎。目前深圳美術家的群體構成有何特點?他們的創作狀態是怎樣的?
陳湘波:80年代來深圳的很多是全國各地功成名就的藝術家,比如王子武,李世南,鑒于深圳地理位置對外交流的便利,和當時博雅畫廊的興盛,他們主要來深圳是走市場化路線;到了90年代,中青年實力派藝術家在改革開放浪潮下來到深圳,包括董曉明,張曉剛,還有我,同時還有一波人來到大芬村油畫村,我們是伴隨深圳成長的藝術家;2000后,一大批專業美術院校的畢業生來到深圳的中小學當老師。
南方+:可否談談美協這些年的成績?
陳湘波:深圳市美協有1600多位會員,其中有全國美協會員180多人,省美協會員四五百人。
我們連續辦了十四屆“深圳畫家畫深圳”和十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活動。包括“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2018年的首屆“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在羅湖舉辦的國際水彩畫雙年展等各種品牌活動,為優秀中青年藝術家提供了創作平臺。比如大芬村已經從最初的復制作品到孵化原創藝術家,參加全國展覽的作品比重不斷提高。
南方+:藝術的創作是根植于當下環境的,深圳開創了“都市水墨”之外,也誕生了許多現代畫派的藝術家。您認為深圳的美術創作環境如何?您認為深圳主要靠什么吸引藝術家?
陳湘波:經濟發展越好的城市對藝術需求越多,目前深圳的藝術創作有兩大塊;一方面是政府主導的主流藝術創作;另一方面是市場推動的。市場推動的是自然的創作狀態。從未來長遠來看,市場的推動部分越來越重要。
目前,從中介、畫廊到市場、出版、展覽,深圳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鏈,但對標國際,我們還是剛剛起步。
南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的出臺,強調了創意設計的重要性,您認為一個城市的美學氛圍或者純粹美術的存在,會對現代設計產生哪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陳湘波:深圳的創意設計在全國來講都是領先的,1999年當時全國美展第一個藝術設計展區,就是關山月美術館在做。對于推動創意設計,純藝術是一個基礎性工程,有助于軟氛圍和基本修養的提升。不斷的量變遲早會產生質變。
南方+:今后美協將從哪些方面發力助力深圳的先行示范?有哪些建議?
陳湘波:深圳的美術格局和資源與它的經濟發展仍然不匹配,深圳還沒有一個專業的美術院校和設計學院,高端人才缺乏。
希望深圳展館能夠加強與全國其他展館的交流合作,多一些聯合策展的機會。另外,深圳的美術精品的收藏與中國美術館和廣東省美術館還有一定差距,希望政府加大資金投入,收入更多精品。
美協也將加強對創意設計的基礎研究,完善教學體系,為深圳建設創意設計博物館和創意設計學院助力。
(記者郭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