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19-09-29
李亞威導演(右一)。
近日,一個喜訊從太平洋彼岸傳來,由深圳市文聯兼職副主席、市影視家協會主席、市影視產業聯合會會長李亞威導演拍攝的紀錄片《打旺都》,在第4屆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單項獎頒獎盛典上,榮獲“紀錄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紀錄片”“最佳民族影片國際貢獻獎”三項大獎。
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Canada golden maple film festival)是加拿大聯邦、省、市三級政府和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大力支持和重點打造的國際性電影節品牌,架起了一座友誼橋梁,為電影人提供國際平臺和交流機會,已成為了中國電影進入北美國際市場的重要窗口與合作伙伴。
長期以來,李亞威始終堅守在拍攝一線,其導演的電影《鷹笛?雪蓮》(塔吉克族),紀錄片《中國彝族大歌》(彝族)、《過端》(水族)、《打旺都》(瑤族)等都曾在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多個重要獎項。
新鮮出爐的紀錄片《打旺都》由廣東清遠市中共連南瑤族自治縣委員會、中共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深圳市好佳作影視藝術工作坊聯合攝制,李亞威導演,拍攝制作過程長達4年。片中講述了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瑤古寨油嶺村扶貧攻堅戰中少數民族脫貧致富的故事。
“獲獎專業戶”給深圳同行以激勵和啟示
9月24日,深圳市文聯在深圳畫院舉辦“李亞威導演獲獎作品《打旺都》創作分享會”。會上,深圳市文聯原主席、市文化藝術專家聯誼會董小明,市文聯原巡視員謝君心,深圳市委宣傳部巡視員韓望喜,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市藝術研究會會長龍兆曙等紛紛向李亞威表示祝賀,并就她的作品與藝術成就進行了探討。
董小明說,李亞威是一位具有社會責任的藝術家,取得的成就和榮譽實至名歸,也給深圳的同行們激勵和啟示。
張忠亮談到,李亞威是一位記錄時代的優秀文藝家,她的作品謳歌時代、謳歌人民,記錄改革開放的進程。她用藝術化、甚至用國際語言的藝術表現手段來反映宏大的、深刻的時代主題。不論是哪一類題材都充滿對生命的敬畏,特別是有一種悲憫的情懷。
謝君心評價李亞威有一種非常執著、非常獨特的精神。這種精神除了能夠感動人以外,還能夠令人對這個世界充滿激情。“她的時代性、使命感十分強烈,她面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時候,內心的那種使命感從來沒有消失過。她對藝術精益求精,希望把每一個鏡頭都做到極致。”
龍兆曙稱李亞威是一位“獲獎專業戶”。在他看來,李亞威是一位用生命記錄生命的優秀導演,她以赤子之心完成了對生命和對美的演繹。她的影視作品跨越了國界、種族和文化的邊界,達到了共同的價值追求和普遍的感情體驗。
李亞威:獎項不是唯一 我們必須要樹立一個標桿
李亞威在分享自己的藝術理念和追求時說,作為電影導演、編劇,她對人物、對人類發展史等皆感興趣。“我的很多片子都帶有人文色彩。我希望把人物和世界、和地方、和民族全部串起來。”她還談到,“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認為作品比我的生命重要。因為生命有一天會結束,但是作品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會跟你一起消失。”
李亞威談到在拍攝的過程中從不偷懶。“比如大家看到的《打旺都》是20多分鐘,實際上是90分鐘,所有的鏡頭沒有一個是重復的。國外版相互的光線都是接上的。拍攝過程中,最少是雙機拍攝,有時候是四臺機、六臺機拍攝,有的是飛機航拍。特別是‘盤王節’,從油嶺村走了4個小時到縣城,我實在走不動了,自行車推著我一起往前走,我還要布局到底從什么地方開始,哪個地方是主要的,必須拍主要的,不主要的全拍也不行,確實是用自己的生命記錄他人的生命。我越來越感受到紀錄片人不同于其他人,就在于這一點。”
李亞威表示,“獎項不是唯一的。我要帶學生、帶團隊,我們必須要樹立一個標桿。我們要向精品致敬,要向藝術的殿堂邁進。”(作者 潘潤華 通訊員 劉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