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意劇場
來源: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
時間:2015-11-25
8月22日下午2點30分,深圳中心書城南區(qū)大臺階,“第一朗讀者”【第四季】總第36期“詞語的遠航”在眾多普通市民的見證下如約起航。一片片潔白如雪的棉絮,一串串繽紛起舞的泡泡,一個個戴著面具的時尚男女穿梭其中——“時間是永恒的動詞,正如你一旦開始/你就得披上這件外衣,戴上這面具,隨時準備摘下”,主題詩人周瓚朗讀起自己的詩歌……
詩人頒獎
周瓚不僅是詩人,同時也是譯者、編劇、文學研究者,現(xiàn)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她做過“第一朗讀者”第三季的學術主持,是女性詩歌寫作的代表人物,她說:“女性的生存經驗既有共性,也有個體的復雜性。不同年代出身的女性,她們的成長和教育背景,也形成了她們不同的寫作起點和表達形式。”
作為深圳詩人,不亦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發(fā)表感言時首先從自己在深圳的經歷出發(fā)呼吁大家要為保護環(huán)境盡到自己的責任,然后才談到自己寫詩多以個人情緒或外在事物為觸發(fā)點,基本上就是生活在深圳這座城市的感受。所以他的詩歌常常是將語詞和情感、思想、想象等融合為一體。
冷霜高度評價“第一朗讀者”在詩歌與音樂、戲劇等藝術形式間實現(xiàn)的跨界,跨界的結果是營造了一個活生生的“詩現(xiàn)場”。它讓詩歌表達出來的那種音樂美、文字美、舞蹈美等意境不僅停留在紙面,而是變幻成為了一種可讀、可看、可互動,可觸摸的立體式藝術美。
作為深圳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曉華博士已經多次作為學術主持或特邀嘉賓參與“第一朗讀者”活動,他對兩位主題詩人的詩歌做了簡要點評,并對本期“第一朗讀者”活動做了中肯的評價,他認為,這一跨界藝術形式給了詩歌傳播一個重要的啟示,四年的堅持鑄就了深圳重要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