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文學藝術網
時間:2019-12-05
11月26日至12月1日,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大堂啟動。該活動是2019深圳民間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三屆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內容之一,由深圳市文聯主辦,深圳市民協、深圳博物館、深圳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剪紙、棉塑、風箏等10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在博物館現場展示,并與觀眾進行互動,讓觀眾近距離了解中華民間傳統文化的精彩和魅力。
11月29日下午,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侯仰軍,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晉文,廣東省民協副主席、深圳市民協主席葉楊,《民藝》雜志社社長、研究員劉加民,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鄒峰,廣州美術學院工藝學院副院長、教授龐國華,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教授高蒙,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江再紅及深圳市民協主席團成員等在博物館觀看藝術家們現場展示自己的拿手絕活,與藝術家交流,了解民間文藝在深圳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的情況,并親身感受廣東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剪影”絕技。侯仰軍副秘書長指出,民間文藝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生活,蘊藏著無窮的智慧,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當代民間文藝發展,必須重視傳統技藝傳承和結合時代創新。
12月2日-13日,深圳市民協還將在坪山實驗學校、光明區玉律小學、龍崗區平湖中學、南山區塘朗小學舉辦四場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傳統文化真正走進校園。
侯仰軍副秘書長(左四)、李瑞琦書記(左二)、張晉文副主席(左三)、鄒鋒院長(左一)等觀看民間文藝項目展示。
(市民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