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文學藝術網
時間:2020-11-15
11月13日下午,由廣東省作協和深圳市委宣傳部指導、深圳市文聯主辦、深圳市作協承辦的第七屆深圳文學季在深圳書城中心城正式啟動,開啟了深圳一年一度的“文學時間”。啟動儀式上,深圳市文聯、深圳市作協還舉行了《深圳報告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前沿記錄》新書發布會、第二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頒獎暨第三屆大賽啟動儀式以及第七批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簽約儀式等多項文學活動。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廣東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蘇毅,深圳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金海,廣東省文聯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李瑞琦,中國作協全委、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深圳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尹昌龍,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廣東省作協副主席、深圳市作協主席李蘭妮,深圳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寧平平,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香港作家聯會推廣主任、世界華人科幻作家協會大灣區聯絡站秘書長羅旭(吟光)、花城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懿、《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編輯部主任周西籬等嘉賓,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界、教育界人士出席了活動。
深圳文學季始辦于2014年,是深圳一項常設性、綜合性的知名文化品牌項目,通過開展系列豐富而有創意的文學活動,不斷推動深圳文學創作、鑒賞、普及和推廣,推動深圳文學出精品、出人才,繁榮發展深圳文學事業。作為第21屆深圳讀書月的重點主題活動之一,本屆深圳文學季將市區聯動舉辦系列文化活動,推動深圳文學創作、鑒賞、普及和推廣,助力深圳建設原創文學高地和書香社會。
“深圳文學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前進同步,從40年前摸著石頭過河的先行一步,到今天形成有力潮頭、創新發展的可喜局面。深圳建立了一套較為先進的良性運轉的文藝機制,創造了城市文學發展史的‘深圳速度’。”蘇毅在啟動儀式致辭中指出,深圳特區文學堅持文學本真和大膽探索,是嶺南文學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重要代表,為全省文學事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她期待深圳作家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氣息、南粵風格和深圳特色的優秀作品,為廣大讀者奉獻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成為彰顯特區風貌和特區精神的文化名片。
陳金海指出,深圳的文學和城市共同成長,互動共生,迅速壯大。40年來,深圳誕生過許多優秀文學作品,在國內產生了很大影響。深圳文學集中表現了時代精神和深圳社會生活本質,并以其對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及時反映而獨樹一幟,在當代文壇留下不可取代的足跡,成為了新時代中國文學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強調,深圳要進一步弘揚開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大力弘揚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精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對此,他認為,這是新時代黨中央賦予深圳的文化使命,也是深圳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光榮使命。“深圳文學之城需要大家共同構建,深圳文學之路需要大家共同開拓。”“深圳文學之城需要大家共同構建,深圳文學之路需要大家共同開拓。”他希望廣大文學工作者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自覺承擔起謳歌時代、謳歌改革開放的光榮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書寫深圳在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推動綜合改革試點新進程中的精彩故事,為新時代中國文學、灣區文學注入無限活力。
李瑞琦表示,近年來,深圳市文聯、深圳市作協組織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的文學活動,積極構建深圳文學新平臺、培育深圳文學新生態,不斷推動深圳文學出精品、出人才,為深圳建設成為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貢獻文學力量。他希望全市廣大作家把握深圳“雙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的大好歷史機遇,自覺承擔起謳歌時代、謳歌改革開放的擔當和使命,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開創深圳文學新境界,構筑深圳文學新高地。
張忠亮在《深圳報告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前沿記錄》新書發布會上介紹說,《深圳報告》主題文學創作項目啟動于 2017 年,分別以改革開放 40 周年(2018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19 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2020 年)、建黨 100 周年(2021 年)等重大歷史節點為主題,以中英街、蛇口、華為、騰訊、大疆、華大基因等深圳標志性、示范性的著名企業與機構為考察樣本,通過集結最優質的文學原創力量采寫報告文學作品,生動反映深圳經濟社會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感人事跡。目前,該項目已經出版了報告文學作品集第一、二、三輯,第四輯將于明年推出、慶祝建黨100周年。張忠亮講述了《深圳報告》組織與創作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他認為,《深圳報告》項目至今已連續開展了三年,意義越來越凸顯,分量越來越厚重。其最大的意義就在于,首先,它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學要與時代同步伐的重要文藝思想;其次,它為廣大作家提供一個書寫改革開放40年歷史性變化以及前沿動態的平臺和陣地。《深圳報告》叢書被視為全面反映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的文學匯報、書寫深圳改革開放精彩故事的文學讀本。當天發布的《深圳報告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前沿記錄》一書收錄了何建明、楊黎光、李春雷、南翔、陳啟文、丁力、龐貝、胡野秋等著名作家所撰寫的13篇報告文學作品,多角度全方位講敘先行示范的深圳故事,展現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真實生動地反映了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以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新書發布會現場,李瑞琦、尹昌龍、張懿等嘉賓分別向介紹《深圳報告③》相關采寫單位和文化教育界代表贈書。
李蘭妮宣布了第七批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項目評選結果。龐貝的《烏江引》、徐東的《何馬史詩》、袁博的《大鵬的恐龍探索之旅》、趙俊的《羅湖:天臺種植園》、趙目珍的《談論一座城池》、唐詩的《深圳腳步》、李鋼的《姐姐》、趙桂平的《茅州河——流淌的深圳記憶》、戴斌的《我必須是你近傍的一株木棉》、張捷的《100 個有意思的人》等10 部作品榮獲本批項目扶持。張忠亮與作家代表龐貝、徐東簽約了第七批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項目。深圳重點文學作品扶持是深圳推動文學精品創作生產的一項常設性項目。該項目通過開展全市征集、定向發動、主題策劃、組織實施、服務扶持、研討宣傳等文學扶持舉措,推動深圳文學出精品、出人才,創作富有時代特色、區域本色的文學作品。目前,該項目已扶持了七批共188部深圳本土優秀文學作品。
同時,胡邦勝、蘇毅、張忠亮、楊晨、羅旭等嘉賓還為康曉瑞、韓冰、朱華、劉文娟、賴曉平、孫碩、毛尚群、袁玲、李沅展、陳新萍等第二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的10名獲獎作者頒獎。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是一項面向全球華語世界的重要網絡文學賽事,通過聯合香港作聯會、澳門基金會、閱文集團等文學力量,進一步發現、培育和扶持網絡文學人才,倡導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展示共生共榮的大灣區文學形態,構建多元蓬勃的大灣區文學版圖。活動現場,第三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也正式啟動。
附:
一、第二屆大灣區杯(深圳)網絡文學大賽獲獎名單(10人,排名不分先后)
最正能量獎:《康莊大道上》康曉瑞(嘿胖小子)
情感大獎:《滿城花開只為君》韓冰(如涵)
歷史大獎:《香港站》朱華
最具時代獎:《了不起的物業人》劉文娟(克拉使者)
最具創新獎:《致心動的你》賴曉平(米西亞)
軍事大獎:《大灣區逆行者》孫碩(行將舊木)
現實大獎:《盛開的紅土地》毛尚群(林下澤)
最具人氣獎:《生逢其時三部曲》袁玲(千里鷹)
最佳熱血獎:《民企的崛起》李沅展(再燃天地)
都市大獎:《我在大灣區搞農業科技》陳新萍(在海的那一邊)
二、第七批深圳重點文學扶持作品名單(10部,排名不分先后)
龐貝 :《烏江引》長篇小說
徐東:《何馬史詩》長篇小說
袁博:《大鵬的恐龍探索之旅》兒童小說
趙俊:《羅湖:天臺種植園》詩歌集
趙目珍:《談論一座城池》詩歌集
唐詩:《深圳腳步》長篇小說
李鋼:《姐姐》長篇小說
趙桂平:《茅州河——流淌的深圳記憶》報告文學
戴斌:《我必須是你近傍的一株木棉》散文集
張捷:《100個有意思的人》小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