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時間:2019-10-30
欣逢第20屆深圳讀書月即將開幕,10月27日15:00—18:30,在深圳中心書城多功能廳,一場00后作家與文學教育名師、文化名家、小作家家長的對話——“00后筆端新氣象”深圳校園文學現象探尋活動火爆展開。該活動由深圳市文聯創研部、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深圳市學生文聯主辦,深圳市中心書城、深圳商報、深圳晚報協辦,深圳市裕同公益基金會承辦,胡立根、胡野秋、謝晨、蔣平、季晟康、王素霞、魏甫華、唐小林、歐陽志剛、楊青、祝為君、王芳、吳蘭蘭、劉上江、于愛成等嘉賓出席活動。
立足現實,活在當下,面向未來,是深圳這座改革開放之城的天然屬性。隨著深圳閱讀之城、創意之城建設的全面提速,隨著“經典閱讀““陽光寫作”““創意寫作”的持續展開,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盛大開啟,一批又一批青少年作者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從80后、90后,到今日“紅日初升”的00后。
近期,市文聯在全市開展深圳校園文學寫作狀況專題調研,發現深圳的校園創作呈現鮮明的創意寫作特質,科幻創作已成為校園寫作新現象,不斷涌現的校園文學少年已成為深圳建設城市文明典范的有生力量。深圳不但形成了為全國熟悉的“經典閱讀、創意閱讀”“陽光寫作、創意寫作”的理念共識,而且產生了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實驗教育集團、紅嶺教育集團、育才教育集團等一批特色文學教育學校。繼《花季雨季》后,又誕生了《內伶仃島上的獼猴》《遭遇創意隊》《紅樓造夢局》《蛇王》《唯有少年心》等一批校園文學優秀作品,由深圳市學生文聯、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與國家一級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知識出版社共同打造的《致青春中國青少年成長書系深圳卷》即將陸續出版發行,其中的深圳中小學生原創長篇科幻小說卷為國內首次。得益于深圳文藝界和教育界的持續推動,深圳中小學文學社團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深圳中小學生文學社團已達500多家,文學社刊150余個。
為總結深圳校園文學經驗,推介校園文學精品,擴大深圳校園文學知名度,讓深圳校園文學寫作經驗可復制可推廣,造福更多學校和家長,深圳市文化、教育、出版、社會公益組織等共同策劃了此項系列活動。
活動由深圳市學生文聯秘書長,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學研究員謝晨老師主持。上半場為“那些溫暖與感動”板塊,三位00后作者及其家長和學校的校長、老師被請上舞臺,一起分享三位少年作者讀書、寫作和成長的故事,講述他們成長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同時還邀請了一批長期致力于文化創意、青少年閱讀、寫作實踐及青少年心理教育、家庭教育研究的重量級專家學者,共同解讀深圳校園寫作現象特點、成因、啟示及未來走向。
得益于深圳市文藝名家駐校計劃和紅學專家章必功校長的點撥指導,文學才女黃子真在高中時期寫下了《紅樓造夢局》,用00后的新鮮視角解構《紅樓夢》,黃子真所寫的是她心中的那個紅樓,她笑言:“高一下學期學的第一篇課文是《林黛玉進賈府》,我特地準備了一個PPT,本來是課前分享5分鐘,最后講的太激動,還擠掉了一堂語文課。”她表示,讓傳統文化流行起來是對它最好的傳承,讓古典年輕起來,也是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一種趨勢和方向。
從小就愛讀書寫字的陶睿,是個思維大膽,有些天馬行空的跳脫少女,寫作題材和文字風格多變,創作了多篇記錄生活的散文、涉及現實題材的小說等。她的發言真實而性情,形容自己為“放養”,批評媽媽不檢查她作業,呼吁“學生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談到對創作的理解,她覺得寫作就像喝水吃飯一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非要說出所以然,一是吸收,二是輸出。
開場便自謙自己作品“膚淺、單純”的小作者陳鵬宇,有著跟他初一學生身份和年齡不太相稱的淡然和沉穩。他說沈石溪老師的作品,打開了他新世界的大門。談到《蛇王》的創作,他表示,“我能夠把自己的思想代入到蛇的身內,讓它們幫我完成想象中的故事推演”,畫面感和信念感,對于創作小說而言非常重要。而針對動物小說的定義,他認為,將作者的思想代入了作品當中,讓動物發出了人類的聲音,這才是動物小說相當大的可貴之處。
三位家長談起作者們在家的表現,說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很愛看書。黃子真媽媽趙霞女士表示,從胎教便開始培養黃子真感悟世界的能力,從幼兒園開始便培育她看書的習慣,她從小對文字便很感興趣,名著方面尤其愛看《紅樓夢》,就連判詞都能背。陶睿的媽媽王芳女士表示,在為陶睿的一篇名為“春夏秋冬的路”的習作寫跋時,才關注到女兒寫作的寫作能力,開始有意識地對她引導。陳鵬宇的父親談到孩子從小對文字的敏感和作為家長對孩子閱讀能力的持續關注和陪伴,他表示:“作為家長的關鍵詞叫守望。守望孩子長大,守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位孩子所在學校的校長、輔導老師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深圳實驗學校的吳平波老師談及黃子真及其作品時表示:“實驗學校充分發揮集團化的辦學有時,通過營造書香校園整合校內外的資源開展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合力地打造了校園文學的航母。”蓮花中學的徐連佳校長表達了對三位作者的祝福,談及陶睿,他表示:”除了有她個人的天賦和努力外,還有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的結果。各位家長要讓孩子成功,一定要有寬松和健康成長的家庭。”陳鵬宇小學時候的母校福南小學校長邱坤彬表示,“孩子的個性需要父母發現并尊重他。學校要給自由的空間,要遇到一個好的老師,學校的定位也很重要,需要順應孩子的天性”。
活動下半場的主題是“我們的思考與建議”。胡立根、胡野秋、蔣平、季晟康、王素霞、魏甫華等6位專家,就如何開展親子共讀、打造書香家庭、書香校園,以及如何提高閱讀和寫作效率,以及青少年文學創作技巧等進行探討。
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傳統文學研究專家胡立根認為《紅樓造夢局》應為“紅樓研究的青春派和時尚派”,文風活潑,思維新鮮不媚俗,難得的還比較厚重。作品一方面具有學者視野的宏大,全書12個章節將紅樓夢的主旨、人物等都做了解讀,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作者的文化底蘊比較厚實。發言中,胡立根老師還提出了四大教育困境理論,分別是“智慧發展困境”、“教學篩減困境”、“師生思維差距”以及“師生智力逆差”,建議教學由傳授走向建設,由控場走向建場,老師的作用是想辦法為孩子搭建各種各樣的平臺,在孩子們之間構建一個交流的平臺。
為《紅樓造夢局》作序的著名文化學者胡野秋,也表達了對本書的認可,他表示,這本書走出了《紅樓夢》研究的新路。談及《唯有少年心》時,胡野秋贊賞陶睿多變的文字風格,相信陶睿的文學創作可以更寬廣。
深圳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教授、市評協副主席、著名文學評論家王素霞在發言中指出,語文教學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延伸至大學,培養的是一種素養,而不單純是一種技能。素養會伴隨你的人生,給你的生命給予更多的能量。有了這些,在將來的生活當中,當你遇到麻煩、困難和挫折時,會自覺不自覺地從你所閱讀中的思考、受益,尋找方案。
著名心理咨詢專家、心理學特級教師蔣平點評《唯有少年心》有三個特點:心靈的自由,直率地表達,敏銳地觀察。他認為要想真正寫好的文章,一定要懂心理學,沒有心理學的文學一定是水平不高的。他給三位作者的建議是:“學會美好地生活。這不是狀態而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方向。”
海天出版社副社長、著名學者魏甫華表示學習很重要,因為表達能力跟學習有很大的關鍵,碰到什么樣的老師和同學,以后大部分的讀書都是老師、同學發生關系。他很欣賞《蛇王》,并提出自己的建議:“不要用一個名詞把自己限定了,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心理結構才會進行寫作思考,一個人心性的高低會決定你走到什么樣的高度。”他指出,閱讀的核心和終點,就是讓自己經歷更多的事情,讀的書越多,看事物就有很大的差別。寫作要具備要有使命感,要承受著比普通人更大的痛苦,因為作為讀者,讀一本書不是跟書上的文字相遇,而是寫這本書的作者心靈的相遇。
全國百班千人讀寫計劃發起人,來自北京的季晟康認為三位作者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深圳城市的多元化。他希望三位作者都把這次出版,“看作是人生當中和文學一次美好的相遇,這次的相遇不應該束縛你們,如果有一天你們不再成為作家,不再寫書也是非常正常的,人生有很多的可能性。”
與會專家發言中都希望深圳校園寫作能夠為培育民族文化的帶來更多啟示,能夠發掘更多的文化創意后備英才,能夠生成文化土壤,為深圳文化先行示范提供一種支持,提供文化大家成長的無限可能性。
在深圳,從家長到老師,從校園到社會,無不致力于校園文學的土壤培育,無不悉心為寫作小苗們澆水施肥。相信當一株株幼苗長成一棵棵小樹綠意盎然花滿枝頭時,他們必將反哺這座陽光燦爛的城市和我們共同的家園。據悉,本次研討只是“00后筆端新氣象”深圳校園文學現象探尋活動的第一場,該系列活動還將陸續展開。(市評協于愛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