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21-06-24
幽藍深水中,身穿橙黃舞衣的舞者旋轉跳躍,循著水中的紅綢追光直上,舞姿婀娜。6月21日,曾在端午爆紅的水下洛神祈福舞《祈》的姊妹篇《紅》在全網上線,成為新的爆款水下舞蹈。水下舞蹈《紅》為獻禮建黨一百周年而作,是深圳原創舞蹈作品,由《祈》主創團隊拍攝制作,水下舞者正是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演員、青年舞蹈家、國家一級演員張婭姝。23日,晶報記者專訪了張婭姝,她表示,3年前她和《紅》的導演郭吉勇就有合作拍攝水下舞蹈的想法,為此她專門練習自由潛水,等了3年之后,終于有了如今的完整作品《紅》。
《紅》劇照,受訪者供圖
不管多困難都要堅持下去
《紅》上線后,不少網友在觀看后感慨:“水下的舞姿竟然也這么美!”,也有人表示感受到了舞者的力量。作為《紅》的舞者兼編舞,3年前的張婭姝還不會潛水,那時她和導演郭吉勇約定,等自己練好潛水要合作一次水下舞蹈,“這么一等就是3年”。這3年里,她通過不斷練習考取了潛水員資格證,也經常嘗試在水里跳舞,期間也有拍攝一些水下舞蹈的片段,但都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作品,直到《紅》的完成。在張婭姝看來,《紅》是一個認真制作的、完整的舞蹈作品。
今年年初,主創團隊就和張婭姝討論制作一個紅色題材的舞蹈作品,來獻禮建黨100周年。6月中旬,在創作團隊精心籌備2個月之后,《紅》迎來了正式拍攝制作。舞者張婭姝被綁上了超過15斤的配重,下潛了400多次,在水下和5條寬6米、長1.5米,重量超20多斤的紅綢合作,經過三天兩夜拍攝后,27人的團隊終于完成了如今觀眾看到的“水下紅綢舞”。
《紅》制作團隊在拍攝現場
談及400多次的下潛,張婭姝表示,因為每次水下情況都不一樣,為了盡量保持舞蹈的一致性,有任何差錯,團隊只能一遍遍重來。而水下舞蹈的困難首先在于要隨機調整事先在地面上設計好的動作,因為水下阻力很大,地面上設計的動作在水下不一定能完成。再加上自從疫情以來久未潛水,在達4米的深水區不戴面鏡和腳蹼“裸潛”,這讓張婭姝起初還是有一點心理負擔。她笑言,“第一天感覺好想回家,覺得強度和難度都很大”,但好在她很快適應了這一切,克服了所有不適。“看到團隊20多個人一起為我一個舞者服務,我覺得不管多困難都要堅持下去。盡管當時有點感冒,鼻炎也犯了,但第二天感覺就好多了,對水下跳舞適應了。進入狀態后,還是很享受的。”她說,這是將“有趣的事實現成為有意義的事”。
每個人都是紅色記憶的參與者
《紅》是獻禮建黨百年的電影《革命者》推廣曲《青春》的水下舞蹈版MV,導演郭吉勇在接受采訪時這樣闡釋舞蹈的含義:“橙黃舞衣象征寓意傳遞革命精神的火炬,幽藍深水暗示革命道路的艱難迷惘,而紅綢象征革命者們的熱血情懷和不朽信念。在這面旗幟的引領下,一代代革命者憑借艱苦卓絕的奮斗,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百年夙愿,向著更高的共同理想奮發前進。這束光由百年前而來,照亮了百年后今天中國的奮斗之路。”
而作為《紅》的創作者之一,張婭姝表示,“很驕傲作為其中一分子,不管是作為祖國人民還是為慶祝建黨百年貢獻一份力量,都很榮幸”。她認為,對于紅色記憶和紅色精神而言,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而非旁觀者,希望大家都能盡己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
(轉自晶報APP,記者:段鳳英)
(聲明:本網站轉載其他媒體內容,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盡快妥善處理。)
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官網:http://www.1111567.com
郵箱:swlcyb@shenzhe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