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20-12-22
12月20日,第四屆深圳市青少年文學創作大賽在寶安區西鄉街道海灣中學揭曉,36位深圳校園作家獲得獎項榮譽。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王國猛、寶安區西鄉街道黨工委委員李金宇以及市、區文聯、作協領導為獲獎學生頒獎。深圳市作協副主席、市評協副主席于愛成,寶安區作協名譽主席王熙遠,《深圳文學》《伶仃洋》雜志主編、著名作家孫向學,寶安區作協常務副主席、著名作家郭建勛,寶安區作協副主席、《寶安日報·寶安文學》執行主編徐東,深圳學生文聯秘書長謝晨,深圳教育報刊總社總經理鄧衛,海天出版社青春書系編輯劉婷,以及著名作家郭海鴻、陳再見、李雙魚,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袁博、郝周、安小橙,齊聚典禮現場,與獲獎小作者們共享榮譽時刻。
王國猛表示,短短3個多月就征集到2000多部/篇作品,這體現出校園文學的蓬勃氣象,也對深圳文學后繼有人深感欣慰。他首先稱贊大賽策劃組織方“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的耐心工作和致力于校園文學培育的持久努力。“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王國猛寄語深圳的校園小作家們,要做到博覽群書,問學經典,繼承傳統,學貫中西,要善于推陳出新,把文學視為最高貴的堅持,要有“勇于拍打前浪”的恒心,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深圳的優秀作品。
題材多樣,各自精彩
第四屆深圳市青少年文學創作大賽從8月1日正式啟動,面向全市初中、高中學生征稿,11月15日截稿,共收到參評作品2000多件,基本呈現出深圳青少年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以及思想比較活躍的普遍特點,顯示出作為改革開放經濟特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大都會深圳,對于青少年成長的深刻影響。
經過組委會嚴格的初評、終評,36篇作品入圍,獲得大賽的各個獎項。光明區李松蓢學校初三學生李思琪以小說《魔方》,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高二13班吳苡萱以小說《1127》分別獲得初中組、高中組第一名。
據評委介紹,本屆大賽獲獎作品現實題材、幻想題材各擅勝場,中短篇小說與非虛構作品各自精彩,成長中的深圳少年對社會的認知、對煩惱的和解、對傷痛的療愈、對情感的探究、對宇宙和未知的探索,都表現得生動真切,感人肺腑。青春的印痕、成長的故事通過深圳少年作者或絢爛或平實的筆觸敘述出來,皆具有不可模仿之處。今年特殊的疫情生活體驗,也成為參賽學生的重要敘事內容,表達生命思考以及人性的大愛與大義。
奪冠作品,各美其美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屆初中組一等獎獲得者、光明區李松蓢學校初三學生李思琪再次奪冠,在典禮現場倍受矚目。她的中篇小說《魔方》以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為背景,書寫了青少年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小主人公一家人曲折又溫暖的故事,作品一氣呵成,對故事的把控有條不紊,矛盾沖突不斷,一波三折又水到渠成,尤其人物的對話和心理,生動感人。
奪得高中組一等獎的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高二13班吳苡萱同學,第一次嘗試科幻小說寫作就獲得首獎。其作品《1127》以大膽的假設,細膩的筆觸,拋出了一個“燒腦”的新命題:人類創造了機器人,該如何跟他們長期友好相處?小說節奏明快,娓娓道來,雖然是一個科幻故事,但作者讓想象力緊貼生活。
據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獲獎的36篇(部)作品,科幻、童話、寫實題材比重相對較為均衡,各類型的作品均體現了一定的實力。與平常的作文比賽不同,“文學性”是評委選稿的首要標準。為提高學生文學寫作熱情,不少學校結合大賽組委會文學進校園宣講活動,開展社團輔導,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學氛圍。
深圳市青少年文學創作大賽由深圳市作家協會、寶安區西鄉街道辦事處、深圳青少年報社、深圳市學生文學社團聯合會共同主辦,深圳市寶安區合眾文藝社承辦,本屆賽事得到寶安區宣傳文化體育專項資金資助。經過將近5年的扎實工作,持續舉辦,該賽事已經成為繁榮發展深圳青少年文學(校園文學)的權威賽事。
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王國猛發表講話
頒獎現場
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王國猛給一等獎獲得者頒獎
西鄉街道黨工委委員李金宇頒發大賽特別項目、“學習強國”征文優秀組織獎
頒獎現場
高中組一等獎獲得者吳苡萱發表獲獎感言
初中組一等獎獲得者李思琪發表獲獎感言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