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晚報
時間:2025-04-18
近日,深圳作家王國猛的最新散文集《山色江聲杳》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一部特別的散文集,作者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以短小精煉的文章講述自己對天地、人性的感悟,被譽為“為當代散文寫作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辟了一條新路徑。”4月16日,深晚記者專訪了王國猛,聽他講述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文章雖短回味悠長
王國猛的上一本散文集《明月清風我》在豆瓣讀書獲得了9.1分的高評分,有許多讀者分享了對這本書的感受——“很耐看的短文隨筆集,有人生,有人性,也有生活。”“讀這本書,讓人感覺如沐清風,如照明月,如與友長談。”“百讀不厭,還可以增長見識、洞悉世事、感悟人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明月清風我》的姊妹篇,《山色江聲杳》也同樣是一本兼具文學美感與哲理深度的作品,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歷史典故穿插其中。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文字之美,作者思考之深邃,還能了解到許多歷史典故,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書名源自蘇軾《臨皋閑題》中的名句:“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王國猛告訴記者,他希望借此傳遞給讀者“心閑”的概念:“‘心閑’不是空閑,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種不為名利外物所擾,精神上的放松。只有‘心閑’,才能看到身邊的人和事,關注天地萬物。”
書中每篇散文都不長,文字卻很凝練,化用詩詞、巧妙用典,很多句子都值得一讀再讀、細細品味。這是王國猛散文獨有的文學特點,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于愛成曾表示:“在語言形式上,王國猛融合古典與現代特色,創造出獨特的‘文白交融’語體,并突破傳統散文的文體界限,實現跨文體寫作,使作品呈現出豐富的表現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涵。”
“千古流傳的名篇都很短,《滕王閣序》全文才?773個字,但是這些作品中蘊含的哲理卻很深刻,這就是古文獨特的魅力。?”王國猛告訴記者,這也是他的散文一貫追求短小精悍的原因。“我希望我的作品不是讀過就忘的‘白開水’,而是可以細細品味、有回甘的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創作
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是王國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成為一位“高產”作家的首要原因。《山色江聲杳》是王國猛創作的第八部散文集,此外他還出版了兩本學術著作,還在電臺開設系列專題節目為聽眾講解唐詩、宋詞。“碎片化閱讀,系統化思考。”是王國猛的一個秘訣。“每天早上起來,我會一邊鍛煉一邊背詩詞,每天一小時,我堅持了20多年。”因為熱愛,所以會從閱讀中獲得快樂,也為自己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深厚的古文功底呈現在文章里,常常令讀者驚喜不已——生活點滴與歷史典故相融合,娓娓道出生活的智慧、妙悟與哲理,讓人感受到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在王國猛看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太多值得學習和挖掘的寶藏了。“光唐詩就值得我們學一輩子。”他以唐詩為例,讀一首詩不僅僅是背下優美的詩句,還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詩中提到的山川地理人文,知道作者的人生經歷,才能結合當時的狀況了解作者的心境和要表達的思想。
當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成為熱潮,吸引許多年輕人關注。對此,王國猛十分欣喜:“下一代的文化基礎打得比我們這代人好,他們從學生時代起就接觸了很多經典的古文、古詩。他們也更有條件對感興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我相信在熱愛的驅使下,他們可以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