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市文聯
時間:2023-11-01
9月8日,深圳市電影電視家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新一屆主席。國家一級編導、深圳知名紀錄片導演李亞威當選主席。
在今年廣東省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中,深圳14部獲獎作品中有9部是影視作品。李亞威表示,深圳影視創作在走向精品化。
“需要創作者俯下身,找出故事,賦予它真正的真善美。”為了更好地講述時代故事,深圳市影視家協會正在推進小成本電影實施規劃,將培養年輕影視人才,在2-3年內打造10部小成本電影。
南方+:您認為近幾年深圳的影視創作呈現出什么趨勢?
李亞威:深圳影視業態非常多元,在這兩年的電影市場大環境下,深圳的電影作品比以往減少了一些,而紀錄片很多。
在創作者方面,深圳這兩年有一些后起的導演,比如藍鴻春執導的《爸,我一定行的》,票房就不錯。同時也有以往不太出來的深圳本土大牌導演,比如張唯執導的《照相師》,既呈現了主旋律,也有非常好的觀眾效果。
南方+:深圳影視領域的民營力量比較強,目前市場上缺少哪些主題的影視作品?
李亞威:總體上,深圳影視作品在向精品化方向發展,從成果和數量來說,沒有以往多,但質量比過去好很多。同時因為深圳有好的合作機制和政策,有些作品來自深圳與其他地區影視公司的合作。但是,各個類型依然需要百花齊放,比如商業大片類、重大題材的作品,展現生活情趣的作品,表現地方特色的像潮汕小語種作品等。
南方+:針對作品總量不多的現狀,接下來,影協的重點工作是什么?您認為是否應該平衡主旋律作品和市場導向的作品?
李亞威:我不認為應該去平衡,因為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傾斜。同時每個時代總要留下時代的印記,需要一批健康向上、引領真善美的作品。以前的時代有《花好月圓》《冰山上的來客》這樣的經典作品,無論是浪漫主義還是現實題材。
至于這個時代到底應該講什么樣的故事?需要創作者俯下身,找出故事,賦予它真正的真善美,然后腳踏實地的去做。這就需要有一些措施。要有服務平臺。
所以接下來,我們會搭建一系列平臺。比如我們正在做的小成本電影的實施規劃,計劃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在2-3年之內打造10部小成本電影。深圳影協和影院聯合會將合作,成立指揮部,對所有題材進行審核和審讀,招標選擇適合的年輕影視人才。(記者郭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