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1-077月25日下午,由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書法家協會和深圳美術館承辦的“創意與傳承——2021深圳書壇新人新作書法展”在深圳美術館開幕,以新人新作獻禮黨的百年華誕。深圳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梁宇出席活動并宣布展覽開幕。開幕式由深圳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于延豐主持。
據了解,本次展覽在全市范圍征稿,共收到來稿620余件,經過嚴格的評審后選出120件優秀書法篆刻作品進行展出。此外,還另選出20件為入選作品,因展覽場地所限未能展出,但一并收入同名作品集。深圳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李靜介紹,此次展覽有幾個鮮明特點:一、投稿人數多,大家積極踴躍,在20多天的征稿中就有600多人積極創作投稿參與;二、作者學習路子正,作品呈現專業水準高,在繼承傳統上有高度共識;三、年輕作者比例大,據初步統計,投稿作者平均年齡41.7歲,參展的120位作者,平均年齡34.8歲,30歲以下作者有50人。整體而言,作者人數多、年輕化和作品風格多元,他們關注當代書法發展的動態走向和核心元素,是深圳書法未來發展的生力軍,更是深圳書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源泉。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書法也是一代代人從傳統基因中不斷傳承賡續,不斷與時代審美語境相融,不斷轉換出新,來支撐這一文化藝術精神譜系的延綿。一方面為年輕新人們以如此成績登場而欣喜,給深圳書法帶來青春的力量與激情;另一方面也希望以如此青春朝氣不斷喚醒大家的初心,時刻保持自省,對自己創作上的懶惰、應付、乃至固化,進行不斷突圍,這也是傳承中的重要使命,意義深遠。”李靜表示,目前,深圳正在搶抓“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黃金發展機遇。舉辦深圳書壇新人新作書法展,目的就是為深圳書法新人搭建展示平臺,發現新人、培養新人,展現新成果,構建完整的書法人才梯隊;激發更多書法作者的創作熱情,吸收一批具有專業水準的新會員,不斷激活深圳書壇的創作動力,以進一步推動深圳書法創作的繁榮與發展,彰顯深圳作為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文化藝術引領作用。據了解,為配合本次展覽活動,該展覽作品集當天同步發行。展期將持續至8月1日。(轉自讀創,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聲明:本網站轉載其他媒體內容,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不具有任何商業目的。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盡快妥善處理。)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官網:http://www.1111567.com郵箱:swlcyb@shenzhen.com.cn
13
2014-066月5日至10日,《看得見的風景——李文水彩畫作品展》在深圳中心書城南區深圳藝廊展廳舉行,共展出以“古村落”為主題的水彩畫18幅。開幕當天,市司法文聯主席楊時敏攜協會其它領導到現場祝賀,并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李文的作品,他希望李文不斷以火熱的生活為源泉,繼續創作優秀作品。 李文說,“我曾經在深圳的古村落生活過一段時間,我的太太是西麗珠光村土生土長的居民,對城中村有深厚的感情。”現為市局第二強制戒毒所干警的李文,1992年來深圳的時候,經歷過一段生活不太穩定的時期,是城中村給他提供了來深棲息之所,也為他與太太的相識埋下伏筆。至今,他更愿意把城中村稱呼為古村落。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深深的情感,李文認為文明是求同,文化是求異,深圳應該有自己的本土文化,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適當保留有代表性的“古村落”。 1998年,李文進入司法系統工作,利用雙休日的時間,他提起久違的畫筆。他開始到各個城中村寫生。提起深圳的城中村,他如數家珍,“南山的長源村有非常深的革命歷史淵源,東江縱隊曾把長源村作為活動的一大重要基地。布龍路的楊梅村建造之初規劃非常好。白芒檢查站附近的麻勘村,有很多客家民房建筑,還有古碉樓。因為對深圳城中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李文16年的辛勤耕耘,獲得了累累碩果,他創作了以城中村為主題的作品230余幅,引起了許多深圳人的認同和感慨。
2014-06-1316
2020-10入展作者(114人)馬中偉 馬國峰 王九二 王少云 王 平王永勝 王傳榮 王志遠 王金成 王 倩左奇志 龍繼鵬 盧少武 丘得昌 代坤吾馮 文 朱燕霓 劉志江 劉芳文 劉良謀劉繼東 劉敏豪 劉 斌 劉鶴飛 江中元江涌群 祁路軍 許介川 李淑英 李維華李 銳 李德昌 李 潮 楊 異 楊麗華楊 鋒 還光榮 吳德超 鄒愛國 張小泉 張業平 張 慶 張志光 張玲霞 張素雄張曉陽 張鈺明 張惠勤 陳日安 陳亞楠陳旭海 陳守斌 陳春光 陳曉忠 陳祥林歐陽明鈺 羅永煒 岳 峰 周小華 鄭世順鄭永兵 鄭育輝 鄭楚漢 孟嘉偉 趙小巖趙宗團 胡志杰 柯振海 段玉宏 賀 鵬秦善舜 袁慶華 徐 磊 翁惠敏 凌征偉郭天健 郭 晶 黃明杰 黃敬松 盛芳良盛克蒼 彭雙龍 蔣玉龍 韓廣凱 傅志偉謝漢仁 謝振峰 賴金水 蔡金山 蔡錦幸裴澤舉 廖偉夫 黎方強 魏有永王建敏(篆刻) 帥 飛(篆刻) 呂松霖(篆刻)劉成才(篆刻) 嚴金華(篆刻) 杜明海(篆刻)李 青(篆刻) 吳 潺(篆刻) 張亦龍(篆刻)張君明(篆刻) 陸永東(篆刻) 陳鎮樓(篆刻)周志群(篆刻) 周 奇(篆刻) 周南海(篆刻)饒一凡(篆刻) 黃瑞華(篆刻) 龔 杰(篆刻)湛鎮銜(篆刻) 溫文元(篆刻) 入選作者(30人)馬紅梅 厲雙明 白云龍 陽金潔 李 斌楊明邦 吳文德 吳書尚 何 超 余廣大汪 湃 汪燕青 沙小平 宋穎瑤 張國新張勇新 陳 杰 邵成夏 林天澤 羅愛林羅培雄 羅湘桔 徐成元 梅勇賢 梁雨鈍馬建超(篆刻) 王玉雯(篆刻) 陳 剛(篆刻)周明健(篆刻) 黎卓智(篆刻)
2020-10-16